债券投资主动管理能力位居前三 解密华夏基金固收团队“杀手锏”
来源:中国经营报
今年以来,股市的上涨固然有吸引力,但股市的波动,也成为投资者心头的痛,近几个月的震荡,让人只想要“稳稳的幸福”。这种背景下,“固收+”异军突起,成为今年理财圈新宠。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年内“固收+”新品发行数量已超过150只、募集规模逾2400亿元,远超去年同期。
面对市场利率下行+打破刚兑+市场震荡等投资挑战,为满足投资者进可攻退可守的需求,华夏基金大力打造固收战队,积极布局“固收+” 这一赛道,多年在债券投研领域的深耕在今年厚积薄发。来自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华夏基金债券投资主动管理能力在可比114家基金公司中位居前三,以聚沙成塔的追求和细水长流的韧性,用一个BP又一个BP的匠心为投资者积累收益。
wind数据显示,华夏基金也是拥有年内业绩TOP20债基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之一,旗下华夏鼎利债券、华夏可转债增强债券、华夏双债债券、华夏聚利债券4只产品均位居债券基金今年前三季度收益率前20名榜单,占了全部榜单的1/5。此外,在银河证券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基金评级中,华夏基金旗下共有5只债基获三年期五星评级。
固收类产品整体亮眼的表现离不开背后优秀团队的支持。华夏基金固收团队实力能位居行业前列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杀手锏”呢?
不断迭代 建立卓越的固收投研体系
当前债券市场体量快速增长,涉及到的数量与种类不断丰富,影响市场趋势的变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每个人时间、精力有限,所以对于固收团队来讲,能否建立分工明确、完善、高效、具备执行力的投研体系往往从根本上决定了未来的投资效果。
华夏基金很早就在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下,分设了固定收益部、机构债券投资部和现金管理部负责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工作。既坚持了公司投资委员会的统一指导,确保公司集体投研智慧的有效传达,也根据不同业务类型需要做了分工,确保术业有专攻以及投资的“个性化”。
此外,近两年,华夏基金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进行固收投研体系的升级调整,并将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固收投资最重要的“研究”环节。此前华夏基金固收研究员分散在三个部门,负责深耕对应债券品种的跟踪研究。改革后,华夏基金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固收研究员集合设立固定收益研究组,并归属于公司投资研究部。如此一来,不仅三个固收投资部门的研究资源和成果进一步实现共享,还能更好分享公司大研究平台的红利,特别是公司固收类和权益类的研究交流、互补能进一步加强。
华夏基金固定收益部行政负责人刘明宇表示:“目前公司固定收益研究组负责宏观、资金、利率、信用、转债各板块的研究,以及各券种的内部信用评级分析,为各个投资部门提供策略支持。投研体系做了这样的调整后,首先在宏观经济判断上,之前可能债券和股票是有一些割裂的,现在都归属于公司投资研究部这个大部门,相互的沟通交流、借鉴、互补都能得到加强。其次,固收团队可以更好分享公司行业研究方面的成果,让固收+里的权益投资部分(比如可转债的正股研究部分)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此外,我们的信用评级团队也可以更好借鉴公司行业研究员的成果。”
目前,华夏基金固定收益研究组共26人,包含宏观、资金、利率策略、信用策略、转债策略、信用评级等各类研究员。据刘明宇透露,华夏基金固收+(二级债)投资另一个特色是,由债券类基金经理决定股债的资产配置比列,权益类基金在设置好的仓位内决定权益类资产配置详情,这样既实现了股债基金经理的有效配合,也更好确保了组合整体风险控制——债券类基金经理决定仓位的好处是根据债券这边能贡献的安全垫来决定整体组合的风险暴露。
因材而用 打造“黄金”投资战队
人才一直是公募基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有了卓越投研体系提供了扎实的后盾,但是要想在市场上“守正出奇”,关键还是要看是否具备能力突出的投资人才。
自成立以来,华夏基金就非常重视固定收益投资,通过汇聚大批优秀的债券投资经理,以及在海内外知名高校中选拔人才,打造出一支实力雄厚的固收投资团队,近几年,历经市场考验,华夏基金更是涌现出一批以“固收四剑客”领衔的债券投资精兵强将。
刘明宇是华夏基金固定收益团队的灵魂人物。他拥有12年证券从业经验,10年投资管理经验,现任华夏基金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行政负责人。刘明宇曾任机构债券投资部研究员、投资经理助理、投资经理等,拥有丰富的公募基金和社保组合的投资管理经验,长期从事信用策略研究工作。对于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信用债的投资者结构、发行人信用资质的鉴别有着深入理解。
柳万军是另一名固收大将,擅长管理中低风险固定收益产品。他具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6年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经验,现任华夏基金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2007-2010年,柳万军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期间曾借调至央行总行货币政策司工作,在央行的工作经历培养了他自上而下的宏观视野,投资风格稳中求进,擅长管理中低风险固定收益产品,投资风格“大视野格局,小细节着手”,善于在细微的数据变动中发现问题。
何家琪是华夏基金固定收益团队的“新锐”,擅长可转债投资,进攻性强。何家琪现任华夏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作为一名从公司内部成长起来的基金经理,他的投资风格和行事作风都带着华夏基金注重风险控制,坚持价值投资的印记,在转债和权益方面管理经验丰富。
此外,华夏基金固收团队成长出一名擅长纯债投资的债券女将——张海静,为组合构建稳固的防守。作为女性基金经理,张海静利率研究出身,擅长多资产转化,投资风格稳健,平稳的性格更擅长债券市场投资,目前管理多只纯债基金。
精英团队创造亮眼业绩。银河证券基金评价中心截至今年9月30日数据显示,华夏基金旗下多只产品年内收益排名位居同类前列。华夏双债债券、华夏聚利债券、华夏债券分别位居可投转债的普通债券基金(同期可比187只)年内收益排名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七名。华夏鼎利债券位居二级债基(同期可比241只)年内收益排名第二名。华夏鼎琪三个月定开债券位居定期开放纯债型基金(同期可比341只)年内收益排名第八名。华夏可转债增强债券位居可转换债基年(同期可比36只)内收益排名第五名。
提起团队管理的秘诀,刘明宇表示:“现在基金经理的培养路径和以前不一样,以前要求所谓全能型,现在随着市场的发展,每个单独领域都可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市场的广度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公司投研大平台和资产配置理念去解决;市场深度的问题,我们就要通过基金经理的个人专长去应对。我们对基金经理要求也是基金经理个人风格要和产品风格相契合,伴随市场深度的加深,能力同步加深。不仅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也是让适合的人管理适合的基金。”
刘明宇还强调从固收类基金经理成长经历来看,目前华夏基金的固收团队成员正处于黄金时期,而且团队人才梯队建设完善,对于团队的实力和未来战绩,他充满信心。
夯实风控 注重信评研究和投资转化
震荡市中,固收产品能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提供“减震”功能,以固收打底,以风险资产增强收益,均衡布局多类资产,在更低波动水平上追求长期更优回报,实现稳中求进的效果。这个“稳”字除了跟债券本身风险收益比相关,更多体现为风险管理。某种程度上,风控能力是基金管理人固收类投资实力的核心体现。
近年来,信用债违约事件频繁发生,也极大考验了基金管理人的信评能力和风控能力。在此方面,作为业内最早建立信用研究团队和最早建立信用债评级系统的公司之一,华夏基金拥有一支16人组成的信评团队,截至2020年10月底,覆盖740家信用债发行主体,2000多只信用债。此外,华夏基金还建立了完备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标准化的信用评级系统和多层次的信用风险控制措施。这些都为华夏基金固收团队保持良好运作、力争更优异表现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同时,华夏基金固收团队还十分注重信用风险研究和投资之间的转化。首先,华夏基金从投研体系设置上,既体现公司对信用研究的重视,也确保其研究的独立性,贯彻“尊重专业意见”的基本原则,确保信评团队有独立的空间,以客观、公正地完成工作。其次,也从考核机制上鼓励信用研究员做深入的研究,公司对信用研究员的定位不纯粹是风险控制,也要求他们推荐一些他们从深入研究中发现的有投资价值的标的。也就是说,不仅要对信用风险有分析和区分的能力,也要对信用风险具备定价能力。这样既有助于帮助基金经理规避风险,也有助于基金经理提升投资业绩。此外,华夏基金还鼓励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加强沟通,一方面要求研究员对研究成果有“主动输出”能力,确保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触达基金经理,另一方也定期让优秀基金经理与研究员面对面交流,传递经验、传达需求。从“供给”和“需求”令各层面促进信用研究和投资的转化。
相较权益类基金,固收类基金带给投资者的投资体验更多是稳健。用刘明宇的话说,固收投资更多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考验的是细水长流的坚持和积累。厚积方能薄发,深耕多年的华夏基金固收战队已经准备好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