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HD for iPad

放开外币利率的市场效应 

时间: 2000-09-07 字体大小:

  为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0年9月21日开始,改变我国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放开外币贷款利率。这意味着我国循着“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的原则逐步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迈出坚实的一步。
  选择在当前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时机十分恰当。截至今年7月末,外汇各项存款余额达117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25.9%。其中,企业外汇存款余额达4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8%;外汇储蓄存款余额达65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各项外汇贷款余额为675亿美元,按可比口径比上月下降2.3亿美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237.2亿美元,比上月下降2.9亿美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52.7亿美元,比上月增加0.1亿美元。可见,目前外币市场资金比较充裕,供大于求。在这种大环境下放开利率,一般不会引起利率的巨幅波动。而且,外币存贷款余额与本币存贷款规模相去甚远,因此,外币利率的放开不会对本币存贷款利率产生大的影响。
  尽管我国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但由于同时对企业实行严格的结售汇制度,外汇流动受到限制。199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156.67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扭转1998年出现的逆差,实现顺差76.42亿美元。在经常和资本金融账户双顺差的推动下,我国国际储备资产保持增长。1999年我国国际储备较1998年末增加85.05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较上年上升了97.16亿美元,1999年末外汇储备达到1546.75亿美元。因此,在目前外汇盈余较多,而外汇需求又不大的情况下,实现外币利率市场化将不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为了迎接WTO的挑战,加速与国际接轨,促进银行业对外开放。外币利率放开后,由于境内外外汇资金的流动,境内外币利率将围绕国际市场利率波动,能更为灵敏地反映国际市场外汇利率走向,境内外外币利率水平将趋于一致。因此,国际市场上的外汇利率对人民币利率影响会更加迅速、直接。放开外币利率后,将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计结息方式,这在客观上对银行的资金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管理,推进改革,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才能增强外汇业务的获利能力。
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为本币的市场化改革积累经验。同本币相比,外币利率市场化涉及面相对较小,影响有限。而且,由于有国际市场上形成的利率作导向,不会出现过度需求,因此先从外币开始市场化。然后,通过外币利率市场化的尝试,探索金融机构自行确定贷款利率、与客户协商确定存款利率、发挥银行业协会作用等方面的经验,为本币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积累经验。
  大额外币存款利率放开后,受益的主要是持有大面额外币的企业。以前利率由人民银行规定,各家银行都一样。而从9月21日引入市场机制后,企业就可以与各家银行“讨价还价”,然后确定最合适的利率、最合适的银行存放外币,使企业更有结汇的积极性。根据各国的经验,利率在刚放开的阶段,各家银行会展开对外币存款的激烈竞争,对外币存款产生强大需求,导致外币利率的普遍上扬。利息的提高会吸引企业存款,充实国家外汇储备。
  另一方面,改革后,经常持有外汇头寸的企业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利率波动,能够更便利、更及时地把握国际市场利率走向,相应地作出资金筹措与运用方面的决策。
  对有一些外汇存款的老百姓,由于300万美元之下的外汇存款利率还是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将维持现阶段水平不变,不会影响大多数人外币的利息收入。同时,由于我国还是实行管理浮动式的汇率模式,汇率变化还是由央行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状况及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来调节。所以,外币存贷款利率的放开,对汇市也不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将吸收大量外币存款,使外币供给增多,人民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产生贬值压力,也有利于保持汇率稳定。随着三年后人民币利率的逐渐放开,受益的将是普通老百姓。


    转载自《证券时报》 
网上交易申请直通车_三步开通
电子对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