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后奇:尊敬的新闻界的各位新老朋友,今天是中国资本市场、中国金融业的一个大事,华夏基金获得首批QDII业务资格的新闻发布会,在此向大家问下午好。

大家知道,昨天华夏基金正式拿到了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基金管理行业的首批规范运作QDII业务的投资管理资格。刚才央视的记者采访我的时候也问到的,按照惯例接下来我们要报批产品,推出产品。QDII业务在中国基金业从1998年3月开始规范化发展,到今天第10个年头之后隆重推出,应该有其战略性深远的意义。因为这10年来,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从零起步,到现在已经突破了两万亿的市场规模。基金行业在金融行业里面可以说是一个发展势头非常好的行业,尤其是在制度规范方面,更加引起了全球注目。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完成了股权分置制度的改革,中国的资本市场基础性的制度创新出现了重大的突破。2007年又顺延了这样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在这个基础上,中国证监会推出了运作QDII业务制度规范,首批选择了华夏基金等两家基金公司,作为QDII业务首批的机构,我们觉得对我们专业基金管理业务品种的创新,尤其是对我们经过资本市场摔打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跟全球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业务接轨,是一个重大部署。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也不为过。大家知道中国A股市场对外资开放是有限制的,中国的基金管理行业,现有58家基金管理公司,已经有20多家是合资机构了。但是华夏基金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成立的,是经过中国资本市场摔打起来的机构。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如何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如何检验我们的实力,检验我们的投资管理能力;在投资研究方面,怎么样跟国际大型机构接轨,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国证监会的领导非常重视,我们的金融综合部门也非常重视,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更是高度重视。应该说我们在筹备、准备QDII业务,有相当长的时间了。

华夏基金在QDII业务拿到这个资格之前,我们在专业的投资管理团队的准备、资源配置的准备、在产品设计上面的准备、在全球战略投资伙伴的选择、在中后台系统的准备,都是经过了周密的安排部署。而且这些准备工作,现在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尽快推出QDII基金产品跟广大投资人见面。


1、记者:华夏全球精选基金是什么类型的产品?外方合作伙伴是哪一家?

答:华夏全球精选基金为股票型,投资于美国、欧洲、日本、香港地区以及新兴市场等全球市场,其中香港市场不超过30%。外方合作伙伴是美国普信集团(T Rowe Price),它是美国最大的独立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目前管理资产规模超过3000亿美元,在全球投资方面经验丰富。该公司还是全国社保基金QDII投资管理人之一。此外,华夏全球精选基金将由中国建设银行担任托管行,中国建设银行已选择摩根大通银行作为境外托管人。


2、记者:华夏基金跟T Rowe Price的合作,是不是境外投资都是由T Rowe Price来做?

答:我们希望通过QDII业务锻炼自己的投资队伍,让我们的投资队伍有全球化的视野、全球化的投资能力,同时对欧美发达的成熟市场,优秀的资产管理公司的经验,我们也是高度的重视。选择这样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也要倚重他的力量,加强合作交流培训,共同为我们的资金持有人做好投资管理,有一个更好的回报。


3、记者:在中国A股市场的牛市行情下,你觉得对基金管理公司的QDII产品,投资人是否认同?

答:我觉得基金管理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投资。所以在基金的销售方面,我们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网络。QDII产品的推出,像我们在A股共同基金的推出一样,我们最关注的还是投资的管理和投资的业绩和回报,我觉得这是投资人最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整个行业发展的命脉所在。


4、记者: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公司是如何考虑基金QDII产品存在的汇率风险?

答:我觉得你问的这个问题很好,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A股的投资机会和海外市场投资机会,实际上是并存的。不因为人民币的升值,海外资本市场就没有投资机会了。我们推出QDII产品,是让中国资本市场、中国的投资人,多了一个管道,多了一种投资工具。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汇率波动的风险是存在的,我们也予以充分的揭示和披露,投资人可以自己判断。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一个开放经济体系中常规的问题,投资人可以很理性的、冷静的做选择。华夏基金即将推出的QDII产品,将为我们参与美国市场、欧洲市场、日本市场、其他的市场提供一个投资机会。但是汇率问题,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我相信不仅仅是现在存在,将来我们金融市场开放会越来越高,这个问题还是一个常规性的问题。


5、记者:张总提到投资香港市场比例不超过30%,据我了解其他的公司,包括在香港市场的投资都是自己招聘基金经理去管理香港市场的投资。我想问,因为大多数基金管理公司,都会把香港放的比重比较大,30%是自己的基金管理人员做,70%是让外方合作伙伴去做,风险是不是较大?

答:不同市场存在不同的投资机会。在一个开放的全球金融体系里,哪一个市场更有机会?我们这个产品是一个全球化配置的产品。我们的投资人中,我想他更需要一个全球配置的金融投资工具。同时我们注意到,因为香港市场这两年的繁荣,和国内在香港上市的H股及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上市有关,也和国内资金有关系。我们是经过深入的调研和思考,给香港市场30%的权重。坦率的说,如果我们全部配置在香港市场,那么还不如配置在A股市场,并没有达到我们走向全球市场的目标。至于风险,你选择的是股票组合,那么正常的股市波动风险是要承担的。但是我们如果简单的说香港市场风险小,美国市场风险大,我觉得这个没有意义。某一个股票、某一个组合也需要市场的检验,至少我们这个产品是考虑的更均衡的配置。


6、记者:在人员方面公司有何储备?

答:因为QDII业务作为中国基金业的创新,公司很重视。实际上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每一次重大创新,我们都会选择全球的公司进行合作。这次我们也不例外,除了选择美国普信集团(T Rowe Price)做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来共同推进这项业务。从投资到中后台,在产品设计的各个方面,我们都会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我们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不断建立我们自己的国际化的专业团队,来共同推进QDII业务投资管理的工作。实际上我们现有的投资管理人中,已经有来自美国的雇员,也有来自台湾、香港地区的雇员。


7、记者:现在推出QDII业务,是不是跟政策的调控有关系?

答:我们没有得到任何的通知,说跟政策的调控有关系。作为证券行业十几年的从业人员,我觉得一点关系都没有。一项新业务的推出,是经过周密准备的。我想我们现在市场的能力,A股的能量不会因为我们几家基金公司推出这个产品而受影响。QDII业务发多少会有影响?我觉得现在的市场承受能力比较强,只是一部分投资人多了一个投资渠道,我个人觉得对A股市场不会构成冲击。


8、记者:我问两个问题,咱们这个基金公司在海外投资是以一个什么形式?是海外合作伙伴有决策权?还是类似于这种委托理财?

答:我们有一个战略合作伙伴,我们自己也有专业的投资团队,我们会有一种投资决策的机制来共同做这个事情。


9、记者:第二个问题,银行的QDII产品门槛都设的比较高,咱们的基金是多少呢?

答:我们现在跟银行的理财产品有点不一样,银行理财产品不算共同基金性质,所以本身的产品性质要求比较高,我们基金发的话起点肯定是比较低的。我们现在预定是跟国内现有的基金差不多,在1000元左右,以人民币为主。


10、记者:哪类投资人适合购买基金QDII产品?

答:首先,对资本市场有基本的判断和认识的投资人都可以认购。QDII业务就像人民币买基金一样,1000元就可以认购了。比如你买A股也好,买基金也好,区别就在于专业机构运作的比自己投资的有效,有一年以上的基金投资经验的人都会认同这个问题。QDII产品并不是少数会说英语人的偏好,而是所有共同基金投资人都可以购买的产品,都可以用QDII来做全球资产的配置,但是我们也不建议投资人把所有的钱都买QDII产品。


11、记者:这是一个全球化的基金,在香港的股市配置会不会比较低?

答:全球化的基金在香港占30%是不低的。


12、记者:证监会选择华夏基金作为首批QDII业务机构,是出于你们什么样的特点和优势?

答:公司管理资产规模比较大,管理经验比较丰富,管理团队人员比较多,我们现在投研人员有70多人,我想这些也许都是监管部门考虑的原因。包括我们的产品创新能力,我们在产品创新方面的驱动力,和国际大的金融机构合作的经验,也许都是监管部门考虑的因素。


13、记者:预计这个产品最快什么时候推出?

答:我觉得会很快,当然最终要看各方面的准备情况。


14、记者:我问一个具体的问题,像QDII产品,管理费和赎回的到账时间跟现在的基金有什么区别吗?

答:现在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还没有出台,还在讨论阶段,指引怎么规定我们现在不知道。我现在只能说公司的一些考虑。在费率方面应该比现在国内基金高一些,因为管理难度加大了,无论是调研的难度,还是包括我们的交易成本,都会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