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HD for iPad

净值收复后时代 华夏基金潜水ETF联接基金

时间:2011-03-31字体大小:

来源:证券日报   袁华

      过去的一周,基金界新闻了了。王亚伟率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净值一举超越2007年10月16日牛市顶峰,算是一个。王亚伟在自己的题目――“给投资人带来绝对收益”中,“补考”及格。 

      接踵而至的问题是,下一步华夏基金的创新路径如何设计?是继续培育王亚伟式的优秀主动管理型基金,还是研发类似长盛同庆的结构型产品,抑或是发挥ETF先发优势,做足“文章”? 

      华夏基金副总裁吴志军周末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首先将结构型产品剔除出近期创新“清单”。而培育优秀主动管理型基金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吴志军透露,华夏基金公司一直进行ETF联接基金产品的研发工作。现有两只ETF都有配发联接基金的计划,但尚在等待上报产品方案的合适时机。 

      ETF市场发展均表明,个人投资者是ETF的主要投资群体 

      随着ETF投资者教育的日益深入以及ETF投资价值的日益显现,个人投资者及投资顾问对于ETF的投资兴趣越来越浓厚,使得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规模在ETF市场中已经超越机构投资者。从资金流量来看,近年来,个人投资者已经取代机构投资者成为ETF新增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我国ETF投资者结构也逐步由机构投资者为主转为个人投资者为主,但与国际ETF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相比较,我国的机构投资者的持有比例相对较高。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ETF投资者开户数(简单合计)已经超过55.77万户(2007年底为39万户),基金平均开户数超过11.1万户(2007年底7.9万户),个人投资者的持有比例平均为59.8%(2007年底为56.4%),机构投资者的持有比例平均为40.2%(2007年底43.6%)。通过两年的数据比较,显示出个人投资者的增长情况。相比较国际ETF市场,国内ETF产品在资产规模、发展速度、资金流量以及市场份额等方面均相对落后。 

      银行渠道个人投资者受限,是制约我国ETF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内ETF相对于其他股票型基金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除了国内目前证券市场缺乏融资融券等金融工具、缺乏长期投资者外,更主要的原因就是ETF的投资者必须通过场内交易系统进行ETF投资。由于国内目前分业管理的金融体制,银行不能直接接受投资者通过其办理场内交易业务,所以,对于绝大多数银行渠道的投资者而言,难以参与ETF投资。此外,即使是场内交易的投资者,由于ETF申购模式为组合证券的实物申购方式,通常最低申购规模高达100万元以上,也并非一般投资者可以承受。 

      银行渠道受限对个人投资者拓展的影响,可以从传统指数基金与ETF的持有者结构差异得到证明。截至2008年底,指数基金(含ETF)持有人开户数超过700万户,基金平均开户数超过39万户,机构投资者的持有比例平均为20.89%,个人投资者的持有比例平均为79.17%,无论是个人投资者的开户数量还是持有比例均远高于ETF。 

      联接基金有助方便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投资ETF产品 

      目前,主要通过各大银行渠道销售的普通开放式股票基金深入人心,已经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理财的主要方式,因此,在银行渠道开通ETF联接基金的销售能够方便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投资ETF产品,有助于推动ETF规模增长,也是发展ETF的当务之急。 

      华夏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周林林告诉《证券日报》,华夏基金公司2009年产品创新主要方向是交易所产品(包括ETF、LOF、创新封闭式)以及QDII(包括QDII专户)产品。前者的空间在于可以通过交易的灵活性将基金的收益特征分解,后者的空间在于全球多样化的投资工具可以为基金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因此,华夏基金也在这两个方向上准备试行一定的产品创新。 

      华夏基金已经开始研发海外指数基金,跟香港恒生等指数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相比而言,指数基金的管理难度要小于公司现有的积极管理型的QDII基金,而且费率较低。但是指数基金的表现反映海外市场波动,这一波动可能幅度较大,所以适合投资者长期持有或者进行分散化的资产配置。

网上交易申请直通车_三步开通
预约理财顾问
姓名:
联系电话:
网点城市:
网点名称:
预约内容:
马上预约
预约后理财顾问会尽快同您联系
电子对账单